为认真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3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在5教406会议室召开“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并开展交流学习。

首先,党支部组织委员郭健新带领全体党员教师共同学习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强调党员同志要读懂其中的“为民”初心、“发展”蓝图、“创新”路径,积极将两会精神融入到课堂当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挑重担,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接下来,副院长王路平进行讲话,她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国两会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聚力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打造党建品牌,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引导青年学子将学术追求融入民族复兴征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培育创新性思维。

各教研室部分教师也纷纷发言,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张狂静表示两会强调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通过深入挖掘思政课教材中的育人元素,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同时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这为我们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方向。我们要积极探索将社会实践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的韩冬老师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认真学习了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教育与科技结合、高校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深受启发和鼓舞。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线教育平台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培养他们运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将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及时将相关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马克思基本原理教研室谢雨桐老师表示作为一名即将踏上思政课讲台的新教师,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意识到从全国两会精神中汲取教育智慧、明确育人使命尤为重要,也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全院教师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对全国两会精神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还将其与思政课教学实际相结合,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以全国两会中的乡村教师坚守者、特殊教育耕耘者为榜样,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在师生对话中传递教育温度,将通过涌现的基层代表、青年科学家事迹,作为思政课的鲜活素材等案例教学,让学生感悟“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追求,以此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育人水平。